台灣作曲家董昭民於一九六九年出生於臺北。作曲師事錢南章教授, Johannes Fritsch ,Mauricio Kagel及Nicolaus A. Huber。一九九九年夏天獲德國埃森音樂院最高藝術家文憑並以該校最優異成積畢業。同年獲頒德國科隆巿政府作曲獎及獎學金。二OO一年獲台灣國家文藝基金會的作曲贊助。二OO四年獲美國洛衫机Villa Aurora 藝術家獎學金。二OO六年獲許常惠作曲比賽民族樂器類第二名, 二OO八年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教師組音樂作曲特優。同年獲國藝會補助,製作他的第一張個人原創作品集“音之旅”。2013年獲頒台北西區扶輪社「台灣文化獎」。
董昭民的作品已在亞洲,美洲及歐洲的音樂節多次發表演出: 柏林國際音樂節 MaerzMusik Berlin 、 芝加哥新音樂節 Soundfield Festival Chicago 、 慕尼黑新音樂糸列musica viva München、德國達姆斯塔新國際音樂研討會等。與他合作的知名團體包刮臺灣采風樂坊、 德國摩登樂團 Ensemble Modern Frankfurt 、德國漢堡 Resonanz 絃樂團、 維也納音響論坊Klangforum Wien、 芝加哥諾門訥斯樂團 Ensemble Noamnesia Chicago 、芬蘭 Avanti!室內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等。
董昭民目前的創作,企圖將東方的人文精神及藝術思想表現在他的作品中。他的音樂創作函蓋了中西樂器的獨奏,室內樂,交響樂,輕歌劇,戲劇音樂。董昭民擅長古箏演奏與即興。他於二OO四年與旅德古箏大師徐鳳霞及旅奧作曲家王蓂合組古箏“箏鳴” 三重奏,並加入電子樂器,極力拓展東方音樂語法及表達手法的新空間。 他多次與畫家及舞蹈家合作創作舞蹈音樂及多媒體表演藝術,融入即時電聲創作,發展他藝術表達的多樣性。
德國法蘭克福日報:董昭民在“睡佛百姿”裡,以樂器的聲響探索為基礎,朔造了一種暗示性的音樂語法。前所未聞的聲響循序漸進,充滿了無限聯想 ﹣宗教般的情懷,且趣意盎然。(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03.12.2002)
董昭民於2006 – 2007擔任臺灣采風樂坊駐團作曲家, 並於2007年開始任教於新竹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2008年與交大應用研究所和建築研究所共創“交大多媒體藝術團隊”,參加多次國內外跨領域展演和文藝交流,成果豐碩。
4F.-1, No. 60, Aiguo E. Rd., Zhongzheng Dist., Taipei City 100031, Taiwan (R.O.C.)
Copyright © 2021 Nicole’s Creative Artists Agenc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