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寫欣古典—陳翰揚 當詼諧曲與「台灣古典混搭風」相遇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5/16、5/30盧易之將呈現精心調配的曲目,並帶來驚喜的音樂感受。談音樂、彈音樂,我想無論當天想從音樂會獲得什麼,也只有有盧易之與鋼琴的對話能帶給我們。當然,我們得先了解他們之前悄悄的說了些什麼~ 採訪,以下簡稱─訪 盧易之,以下簡稱─盧 訪:《詼諧曲》音樂會的想法從何而來? 盧:其實這場音樂會的構成,是從我曲目累積過程而來,當初並沒有特別的想朝哪個方向走。很有趣的是,詼諧曲是科班生學習過程常會碰到的,但我學生時期反而很少接觸甚至可以說較晚才接觸,也因此在我累積了完整的曲目後,想以詼諧曲為主題開音樂會。所以要說這個想法構想了多久,還真的很難給出一個答案,因為這也可以說是我從自己的「蒐集」過程衍伸而來,並無非常直接的目的性。但最後我還是會加入我台灣民謠改編曲目,這是我開音樂會都蠻堅持的一點,加入三到四分之一我們在地的曲目。 訪:就這次詼諧曲音樂會,在內容、欣賞上可簡單與我們分享嗎? 盧:就作品來說,我們通常會以作曲家的「階段」來做區別及詮釋,但布拉姆斯一生也就只有一首詼諧曲作品,並無法以同一曲種來詮釋他不同時期的轉變。而蕭邦的四首詼諧曲就散在1831~1842,幾乎占了他生涯的三分之一,所以從他的第一首詼諧曲到第四首我們可以感受到很大的轉變,無論在情感或風格上,而且也有許多的想像空間。搭配海頓的奏鳴曲,是希望能把觀眾拉到詼諧曲在浪漫樂派前的「原始」起源,感受奏鳴曲中的詼諧曲與海頓的可愛。「認識海頓的幽默、感受不同的蕭邦、了解布拉姆斯。」如果就以欣賞而非分析的角度來聽音樂會,這是我特別想表達、表現的地方,無論是否為音樂學習者,我想人生「階段」的際遇、情感、表現,都是可以從藝術當中強烈被感受到的。 訪:和愛樂大眾簡單介紹「詼諧曲」 盧:「蕭邦所有的作品中,最能自由地表現出蕭邦的,是練習曲和詼諧曲。」─李斯特。可想見詼諧曲在蕭邦作品中的代表之處,但其實蕭邦也是詼諧曲的領銜者,他是第一位將詼諧曲拉出來做獨立樂器曲的音樂家。在這之前,詼諧曲在古典樂派時期幾乎都存在於奏鳴曲的第二或第三樂章,和詼諧曲的獨立器樂曲無論篇幅和架構都不盡相同。而就詼諧曲的曲種風格來說,從原本的「玩笑」到後來的「戲劇化」也是我們欣賞不同時期詼諧曲作品令人玩味的地方。 訪:舉辦多場音樂會及音樂活動,有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經驗嗎? 盧:在之前「帶著鋼琴去旅行」的活動算是我特別的經驗,光是帶鋼琴表演、旅行這件事(笑),在我們巡迴的過程中有許多印象深刻的際遇,但真的讓我難忘的是一次育幼院的行程。還記得那次,我們原本以為那個單位是養老中心或社福單位,沒想到走進去後卻看到許多一兩歲的寶寶爬來爬去或被工作人員抱著,現場當然也非常的「熱鬧」。雖然意外,我們還是照原計劃將音樂帶給寶寶們,但同時也有一點點的擔心,怕小小孩會不習慣樂器聲響及音量。令人驚訝的是,當我們琴聲響起時,現場或坐或爬的寶寶們突然都轉向我們,沒有聲音且停下動作,反而是我被現場突然安靜下來的情況震驚,也深刻體驗「原來音樂對寶寶們是有影響」的這件事。 訪:給學音樂孩子的建議。 盧:除了多聽、多聽還是多聽,聽音樂會能給自己嚮往,無論能力或對曲目的渴望。更重要的是音樂會是最能直接感受音樂的媒介,對於了解演奏家或詮釋都非常的有幫助,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少聽音樂會,這是很可惜的地方。我一直希望音樂能觸及群眾,並用台灣的音樂貼進我們彼此,這也是我堅持每場音樂會都加入改編台灣民謠曲目的原因。但無論我們想要有何種風格,都還是需要透過接觸來自省及轉變,也唯有靠近、接觸音樂,總有一天才能懂得如何讓自己的音樂貼進大眾,讓音樂有更多發展可能,不只是音樂。